向“新”而行,以“質”致遠,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,新質生產力正在以汽車產業為代表的眾多生產經營領域中加快形成。“五一”勞動節前夕,一汽-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“全國五一勞動獎狀”,這一榮譽的獲取,既是對一汽-大眾勇于創新、堅守匠心的嘉獎與鼓勵,更為一汽-大眾踐行新發展理念,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注入了強大動力。
一汽-大眾是我國第一個按經濟規模起步建設的現代化乘用車生產企業,成立33年來,產能布局已覆蓋東北長春、西南成都、華南佛山、華東青島以及華北天津。從建廠初期的一個品牌1款產品,發展到現在的大眾、奧迪、捷達三大品牌30余款產品,一汽-大眾已成為國內成熟的覆蓋A、B、C級全系列傳統燃油和新能源并進的乘用車生產企業。截至目前,一汽-大眾已累計生產整車近2800萬輛,產銷規模位列中國乘用車行業第一陣營,同時,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及區域經濟繁榮發展,創造上下游近50萬個就業崗位,累計向國家上繳稅金超6700億元。
2024年,一汽-大眾確立了“自立自強、創新轉型”全新發展戰略,加快瓶頸技術的自主研發,努力掌控關鍵核心技術,實現高效益升級增長,在新型工業化、科技創新和產業人才培育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果。
一汽-大眾榮獲2024年“全國五一勞動獎狀”
智能綠色發展成果顯著
作為中國汽車工業的先行者和引領者,一汽-大眾始終致力于推動科技創新和新型工業化,近年來,為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,一汽-大眾持續升級智能制造水平,全面建設智慧工廠,2023年開發并應用了“總裝自動裝配技術”等一批行業先進的汽車制造技術,打造了行業內首個5G工廠,同時,2023年一汽-大眾勞動生產率同比提升6.7%,在大眾集團全球范圍內高居榜首。深化綠色發展,一汽-大眾快速推進無廢工廠建設,并大力發展光伏、風能等清潔能源,推進全生命周期碳減排,帶動全產業鏈綠色經營,協同降碳。
一汽-大眾自動化總裝車間
一汽-大眾持續深化企業的數智化轉型,通過將100%核心數據納入數據中臺、自主開發一批全新的管理系統等技術手段,全面升級了產銷管理,構建了全新的物流管理模式,實現了大范圍的在線訂制,大幅提升了企業對市場的響應速度,并顯著降低了運營成本。
科技創新取得實效
一汽-大眾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,集中優質資源,大力推進自研混動系統、自研電動汽車等一批關鍵產品技術的開發,加速企業智能電動化轉型。同時,一汽-大眾確立并發布了技術規劃路線圖,正式立項并全力攻關一批瓶頸技術,豐富企業的技術儲備。強化校企合作,與山東大學、華南理工大學等多所高校建立戰略合作,探索汽車行業產教研深度融合的新模式。
一汽-大眾新能源中心
人才培養碩果累累
創新之道,唯在得人。一汽-大眾全面深化改革,打造高質量的人才隊伍,為汽車行業輸送了大批管理人才和技術人才。特別是大力弘揚勞模精神、工匠精神,選樹培育全國勞模工匠3人,省部級7人,市級60余人。充分發揮創新工作室引領作用,建成32個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,其中國家級2個,市級4個,創新工作室年度立項課題159項。強化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,31人獲得國家級技能大賽獎項,首次獲得全國機械行業班組長管理技能大賽特等獎。
科技是第一生產力,人才是第一資源,創新是第一動力。自強24,一汽-大眾將積極踐行“自立自強、創新轉型”新道路,堅持“以用戶為中心”,持續推動用戶體驗升級,營造自強實干的氛圍。面向未來,一汽-大眾將繼續發揮行業領軍者的積極作用,以深厚的工匠文化和人才培養體系,進一步加速汽車產業新質生產力的構建和培育,形成強有力的企業“脈動”,為建設汽車強國貢獻力量。
標簽:一汽-大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