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有了智能的車,更需要智能的路。”10月18日,百度公司創始人、CEO兼董事長李彥宏在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上表示,隨著汽車產業的智能升級,未來,只有智能的車還不夠,還需要考慮車與路的協同,“我們必須要考慮到道路的基礎設施也必須要跟著變,也必須要進行改造。”

李彥宏認為,智能汽車產業實際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產業,涉及很多環節,這些環節不僅僅包括車,也包括基礎設施,也包括路。“我們以前講馬路,馬路上以前就是跑馬的,跑馬的路跟跑汽車的路顯然從基礎設施上是不一樣的。跑馬的路可能不是柏油路也沒問題,跑馬的路也不需要有紅綠燈。”而智能的車加聰明的路,則使路端智能與車端智能協同呼應,使智能交通體系更加完善。
車路協同,將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城市交通成本。李彥宏介紹,自動駕駛的汽車很多都是需要依賴極其昂貴的激光雷達來實現。這個激光雷達如果每一輛車都配一個,每一輛車的成本都會增加十萬塊錢。“但是,如果我們把這個激光雷達配在道路上,很多的車其實就可以共享這個激光雷達,成本就會大大下降。”

交通一直是城市發展的動脈,而擁堵則是全球性的城市病。據統計,每年各大城市的交通擁堵大概對其GDP造成5%左右的損失,無人駕駛和車路協同的技術可以對此進行有效的改善和治理,讓經濟的發展血脈更加暢通。
在此次大會上,李彥宏還談及了未來影響智能駕駛發展的四大關鍵因素,他認為,開放、安全、政策、基礎設施。而在基礎建設方面,中國有自己獨特的優勢,“中國在基礎設施的建設上,在全球都是非常的領先,也是非常的愿意投入的。”目前,中國已經率先實現了無人車的量產商用,未來,在開放平臺、安全規則、政策紅利和基礎設施鋪設的合力推動之下,中國汽車產業將有可能實現“彎道超車”,中國或將成為智能時代的新“汽車強國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