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25日,上汽大眾全新朗逸Plus正式上市,共推出6款車型,售價區(qū)間為11.59-16.29萬。目前A級家轎市場日趨飽和,各大廠商紛紛將目光投向A+級市場,A級家轎的價格享受接近B級的尺寸,因而這一細分車型頗受消費者關注。全新朗逸Plus上市后,勢必將掀起潮流,而作為A+級市場的老將速騰,它將以何種姿態(tài)來面對這位師出同門的競爭對手呢?
今天我們給大家?guī)砣吕室軵lus與速騰的全面對比。為了讓這次對比更具參考意義,我們分別選用兩款車型的主銷車型——全新朗逸Plus 2018款1.5L 自動舒適型和速騰2018款 1.6L 自動舒適型進行比較,指導價分別為14.29萬元和15.08萬元。
設計對比:全新朗逸Plus更具新鮮感,速騰已顯老態(tài)
全新朗逸Plus是國內(nèi)首款采用大眾品牌最新一代設計語言的車型,全新的格柵樣式提升了辨識度,面積更大,鍍鉻裝飾元素更為豐富,同時注重格柵與車燈的一體化設計,營造出更佳的橫向視覺效果。而速騰自2012款以來,前臉基本還是保持中庸化的風格,雖然這個前臉設計放在今天依然非常耐看,但被細長的鍍鉻條以及尺寸不大的進氣格柵拖累,與全新朗逸Plus相比,在新鮮感和高級感方面,勢必會弱一些。
側(cè)面造型方面,全新朗逸Plus的車身顯得更為修長,并采用雙腰線設計,而速騰則較為敦實,腰線也刻畫得較為普通。C柱三角窗的設計是區(qū)別較大的部分,得益于較長的車身,全新朗逸Plus設計了B級車上才能見到的C柱三角窗,動感的車頂線條以及溜背的造型使整車的側(cè)身形態(tài)更加動感流暢,提升了檔次感,速騰的設計風格依舊是大眾上一代的家族化風格,整體偏向中庸化。
來到車尾,視覺上全新朗逸Plus的車尾造型更顯低寬,速騰則略顯高窄,在細節(jié)方面,全新朗逸Plus的反光條采用了大眾最新設計語言,位于距離尾燈下方較近的部位,比速騰更為醒目,此外,全新朗逸Plus還采用了鍍鉻雙排氣裝飾,視覺效果頗有高級感,而速騰沒有此類設計。
內(nèi)飾方面,兩部車的風格差異顯然要比外觀大得多。全新朗逸Plus的內(nèi)飾設計采用了大眾最新的一體式設計語言,跟前臉的設計形成了很好的呼應,營造更寬的空間感,儀表臺上大面積漸變拉絲效果的裝飾件與中控大屏、儀表盤融為一體,加強了設計的整體性。而速騰的內(nèi)飾風格依然是上一代大眾的設計,缺乏一些裝飾性的設計元素,在檔次感營造方面略微欠缺,顯得較為平淡。
設計對比小結(jié):就設計風格而言,全新朗逸Plus和速騰都是在大眾家族基因藍本下的“規(guī)范建設”,但是這代速騰畢竟上市已有多年,在設計細節(jié)的新的元素方面和全新朗逸Plus相比,已顯老態(tài)。全新朗逸Plus的設計無疑是成功的,沉穩(wěn)不失年輕,時尚不失得體,相信能滿足更多年齡段消費者的需求。
空間對比:全新朗逸Plus數(shù)據(jù)全面勝出,速騰實際乘坐中規(guī)中矩
先來看數(shù)據(jù),全新朗逸Plus的長寬高分別為4670/1806/1474(mm),軸距為2688mm,速騰的長寬高分別為4655/1780/1453(mm),軸距為2651mm。在數(shù)據(jù)方面,全新朗逸Plus全方位超越速騰,這主要因為全新朗逸Plus基于大眾領先的MQB平臺,MQB平臺提供了可變的軸距、前后懸、寬度等設計尺寸,使得全新朗逸Plus的車輛造型擁有較大的靈活。而速騰依舊大眾上一代的PQ35平臺,在大眾品牌旗下諸多新車都基于MQB平臺打造的大趨勢下,速騰平臺技術老化使得車輛在輕量化等方面顯得較為落伍。
就后排空間而言,兩款車的表現(xiàn)在同級均屬上乘,頭部和膝部空間不分伯仲。180cm身高的體驗者坐在后排,都能擁有兩指的頭部空間和接近兩拳的膝部空間。值得一提的是,在后排中央通道的設計上,全新朗逸Plus在出風口下方采用傾斜設計,多出一塊腳部空間,而速騰采用垂直的線條設計,會侵占一小部分腳部空間。
后備箱容積方面,全新朗逸Plus和速騰的數(shù)據(jù)一致,均為510L。后備箱地板都較為平整,能很好地滿足消費者放置大件物品的需求。
空間對比小結(jié):作為A+定位的車型,全新朗逸Plus和速騰的尺寸放在同級都不會處于弱勢,但由于MQB平臺的優(yōu)勢,全新朗逸Plus的尺寸比速騰更進一步,并且是全方位的超越,這對于“喜大”的國人消費者而言,無疑是喜聞樂見的。配置對比:全新朗逸Plus配置堪比B級,速騰受限于平臺
作為全新MQB平臺的車型,全新朗逸Plus采用了電子手剎,且全系標配,而速騰受PQ35平臺限制,依然為傳統(tǒng)機械手剎。
兩車的中控大屏尺寸均為6.5英寸,但朗逸Plus多了支持Mirrorlink手機映射功能及carplay、carlife功能,與市面上幾乎所有的手機都能夠?qū)崿F(xiàn)無縫互聯(lián)。
全新朗逸Plus和速騰均配備了后排出風口。現(xiàn)在大眾旗下很多新車型都在后排出風口下方設置了兩個USB接口,以滿足后排乘客的手機充電需求。速騰后排雖然沒有提供USB接口,但有一個12V電源接口,車主后期可以買一個USB轉(zhuǎn)接頭實現(xiàn)手機充電功能,也算曲線救國。
兩款車的座椅均采用皮革材質(zhì),縫線工整,坐感舒適。值得一提的是,全新朗逸Plus的座椅采用了打孔工藝,在透氣性方面更勝一籌。
兩款車都配備了電動天窗,全新朗逸Plus的天窗大小與歐洲新奧迪A4相同,面積約為0.27㎡,而速騰天窗面積約為0.24㎡,相比之下,朗逸Plus車內(nèi)的環(huán)境更為明亮。
全新朗逸Plus 1.5L自動舒適版在安全配置上更到位一些,相比速騰多出了前后貫穿式頭部安全氣簾,市場價值至少 3000 元左右。值得一提的是,全新朗逸Plus 1.5L自動舒適版首次配備了先進的AEB自動剎車輔助系統(tǒng),能夠持續(xù)分析車輛前方的交通狀況,并在必要時提醒或輔助駕駛者制動,防止事故的發(fā)生,而速騰的頂配車型也沒有這樣尖端的安全配置。
全新朗逸Plus 1.5L自動舒適版還配備了帶倒車下翻功能的多功能后視鏡、EPB電子手剎以及AutoHold自動駐車等科技配置,相比之下速騰1.6L 自動舒適版則有所缺失。全新 朗逸Plus 1.5L自動舒適版增加的這些配置在進一步提升安全性的同時,也給予了駕乘者更多的安全和便利,并且這些科技配置在市場上也有近 3000 元的價值。
配置小結(jié):在最為體現(xiàn)產(chǎn)品價值的配置方面,兩部車各有得失,速騰的獨有配置有自動頭燈、感應頭燈,定速巡航,而全新朗逸的獨有配置有頭部氣簾、AEB防碰撞系統(tǒng)、EPB電子手剎、自動駐車、LED大燈等,就科技含量以及這些配置的價值而言,顯然是全新朗逸Plus占優(yōu)。動力對比:全新朗逸Plus發(fā)動機全新調(diào)教,速騰油耗偏高
兩臺車均搭載大眾旗下的EA211系列自然吸氣發(fā)動機,但是在排量上有區(qū)別。全新朗逸Plus的發(fā)動機排量為1.5L,最大扭矩150N·m,最大功率85kW,匹配一臺6AT變速器,百公里油耗為5.5L;速騰的發(fā)動機排量為1.6L,最大扭矩155N·m,最大功率81kW,同樣匹配一臺6AT變速器,百公里油耗為6.8L。配合駐車啟停及能量回收系統(tǒng),全新朗逸Plus的油耗相比速騰1.6L車型降低了1.3L/100km,實現(xiàn)了近20%的油耗節(jié)省。另外值得一提的是,全新朗逸Plus百公里加速時間為12.6秒,速騰百公里加速時間為13.9秒,在排量比速騰小,油耗比速騰低的情況下,全新朗逸Plus的百公里加速時間依然領先速騰一秒多,表現(xiàn)十分優(yōu)異。
動力小結(jié):就兩臺發(fā)動機的參數(shù)而言,差距并不大,但是百公里油耗差距卻足足有1.3L,這意味著如果一年開2萬公里,全新朗逸Plus的油錢能比速騰節(jié)省2000元左右。對于消費者而言,這無疑是實打?qū)嵉膶嵒荨E帕拷档偷那闆r下,參數(shù)基本保持不變,而燃油經(jīng)濟性大大提升,這個當然要歸功于廠商對發(fā)動機潛力的挖掘。
全文總結(jié):速騰上市以來,一直以優(yōu)秀的市場表現(xiàn)常居銷量前五榜單,但在強者陣營中,速騰卻一直被朗逸壓一頭。現(xiàn)在全新朗逸Plus上市,從外觀到內(nèi)飾,從平臺到動力都煥然一新,產(chǎn)品力得到全面升級。在15萬區(qū)間的A+級市場,全新朗逸Plus綜合實力非常突出,速騰的壓力應該是非常大的。A+級市場是下一個蛋糕爭奪地,在變成紅海之前,廠商必須及時推陳出新,升級現(xiàn)有產(chǎn)品,滿足消費者不斷變化的需求,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。